株洲在线,欢迎您!

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

网站关键词: 株洲在线

看了无数育儿书籍,却依然养不好孩子?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是否觉醒

来源:时间:2020-09-03 16:09:51 阅读:-

一个人的改变,起始于开悟,而所谓的开悟,就是觉醒,带着觉知去生活。

无数的家长深陷焦灼,四处求治:我的孩子不写作业,怎么办?我的孩子光打游戏,怎么办?我的孩子成绩下降,怎么办?与此同时,市场上关于家庭教育的书汗牛充栋,各种教育专家、心理专家多如牛毛。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亲子冲突屡见不鲜?为什么学了那么多处理亲子关系的课程,改善却是微乎其微,问题出在哪?


也许一本书的书名可以回答这个问题。这本书是《纽约时报》畅销书《父母的觉醒》的作者沙法丽▪萨巴瑞的新作《家庭的觉醒》。


《家庭的觉醒》这本书中的亲子教育理念很科学,但对我来说并算不新鲜。在今天这篇文章里,我特别想着重讲述书名的这两个字——觉醒。在我看来,这两个字既是本书最核心的观点,同时也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字。


所以,刚才那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已经呼之欲出:学习有用,看书有用,但若没有“觉醒”,改变就只能拘囿于皮毛。

看了无数育儿书籍,却依然养不好孩子?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是否觉醒


01 觉察:真我与自我


作者认为,觉察的家庭教育的关键在于觉察“自我”。作者提出的“自我”概念,并不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中的那个“自我”,我们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为“虚假自我”。它类似于我们携带在脑海中的自画像,这幅自画像从每个人幼年时期便开始形成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他人的互动(尤其是父母)。


虚假自我,是认识自己的一种错觉,很多时候,我们是通过他人的意见来认识自己,并把这个形象当成了自己。这样做的结果是,我们将真实的自己掩盖在了它下面。


所以,所谓觉醒,最重要的关键所在,就在于将每个人的“真我”从“虚假自我”的假象和迷途中解救出来,当我们面见真实,就获得了自我疗愈的可能,同时,也会看清楚我们究竟把多少自己的问题投射到了孩子的身上,制造出无数的亲子矛盾和孩子的“问题”


从某种意义上说,所谓觉醒,其实就是颠覆了过去的认知,这种颠覆让我们震惊、甚至恐惧,否认,但是当你真正臣服于真实的世界,你便获得了真正的自由。


举个例子。我们经常认为:作为家长我们必须管孩子,管孩子的吃喝拉撒,学习生活,这种管理经常越界,引发孩子的逆反,并且,管的越多的孩子,反而问题越多。在这个信念里面,“必须管孩子”是我们意识层面的认知,也是“虚假自我”向我们传递的信号,但事实的真相是:我们管孩子,并不是真正的“为孩子好”,而是通过管孩子,让孩子时刻处于我们的掌控之中,这样可以极大的缓解我们自己对于失去“失控感”的恐惧。


觉察,就是先放下具体的事件,觉察到自己背后无法面对的情绪和感受。


虚假自我之所以成为我们难以撕下的面具,和我们完全的融为一体,威力巨大,是因为它根植于恐惧之上。恐惧,是人的最根本、最深刻的情绪。仔细聆听脑海中的声音告诉你的关于孩子的无数事情,你会发现它们大部分起源于恐惧——无论是对孩子夸张的期待和愿景,还是为他们感到担心或失望,其背后,都是深深的恐惧。


托马斯▪摩尔说:对一个人最好的治疗,就是拉近他与真实的距离。只有一个人能够洞见真实的自我,ta的觉察力才能有质的提升,同时亲子关系的改善,孩子在自己影响下发生的改变,才能水到渠成的到来。

看了无数育儿书籍,却依然养不好孩子?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是否觉醒


02 觉醒:认识到孩子的“问题”,其实是我们内心恐惧绘制的幻象


虚假自我总是以一种“暴戾”的方式出现——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。归根到底,它的出现源于一种精神上的绝望,源于我们每个人自我保护的需要,使我们免于受到家庭教育中无意识的冲击。


举个例子。我在情感上属于隔离型的人,具体表现是越有大事发生,我反而越冷静。这是因为在巨大的恐惧面前,我启动了隔离的防御机制,成为一架只处理事情,不考虑情感的机器。生活上的表现,是我比较独立。


冷静、独立,如果是一种真实的、积极的心理品质,则会给一个人带来很多益处,但如果是出于防御,则是一种虚假的冷静和独立,它会带来情感的冷漠、情绪的压抑


很显然,我之前的独立和冷静属于假的。正因为如此,我每次看到那些“软绵绵”的不会拒绝别人的人,心中都要一股怒火,我希望他们像我一样“勇敢”,对他们哀其不幸怒其不争。实际上,“勇敢”是自我粉饰的恐惧,一个人正是因为内心极度的恐惧,才会用张牙舞爪的勇敢来保护自己。我见不得别人“软弱”,本质上是不接纳自己内心弱小的部分


这才是真相。真相常常与我们粉饰过的自我感觉相反


有一些家长,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,反而会对自己的孩子产生愤怒和嫌弃,狠狠的骂ta:“活该”,“你这么怂就该被人欺负”、“笨蛋”,这种哀其不幸、怒其不争,其实是对自己脆弱的回避


同理,家长看到孩子拖延而不耐烦,可能是因为不接纳自己的拖延,或者即使父母自己现在看上去很麻利,但这种麻利的养成,是在恐惧驱使下养成的习惯——比如小时候如果动作慢一点就会被父母责备,久而久之,为了防御惩罚,学会了麻利的习惯。但是这种看上去干练、麻利的现状,却是以内心的创伤为代价换来的。当在孩子身上看到同样的特质时,ta的早年创伤被激活,但表现出来的,却是对孩子的挑剔和抱怨——因为ta不能觉察到对孩子的不满的本质,是对自己的不接纳。


我觉得“精神的绝望”这个词用得很妙,当我们长大后,常常忘记了自己小时候脆弱的样子,我们忽视了自己处在一个绝对的弱者地位时,也许大人一不小心的言语,就极大的挫伤了我们脆弱的内心,造成极大的精神世界的绝望。


从这个角度说,虐待绝不仅仅是身体虐待,更包括精神上的暴力——包括语言的羞辱、情感的冷漠、甚至父母的表情:不屑的微笑、轻蔑的憋嘴,阴沉的脸庞............所有这些对于孩子来说,都可能会造成创伤


不管是父母的觉醒,还是家庭的觉醒,只有真正觉醒到自己看到孩子身上的种种错误、问题,其实都是自己内心创伤的投射,才会从根本上扭转家长的育儿态度,改善亲子关系,那些美好的教育学词汇——接纳、尊重、边界、积极关注才会真正发挥作用。


一个人的改变,起始于开悟,而所谓的开悟,就是觉醒,带着觉知去生活

看了无数育儿书籍,却依然养不好孩子?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是否觉醒


03 觉醒:恐惧的核心


刚才已经对于觉醒父母自己的恐惧做了一些粗略的介绍,在这一段里,我将重点介绍几种我们内心最核心的恐惧类型。


1、不被爱的恐惧


被爱,是所有人,不分年龄、国籍、种族、性别的共同渴望。它会被掩盖、压抑,但从来都不会消失。所以我们看一些影视剧的时候,常会有这样的情节:一个桀骜不驯的“坏”孩子,最终被一个充满爱心的老师“收服”。这就是爱的力量。


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得到的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,成人之后就会要么无意识的使用各种方法去追逐它,要么完全封闭自己的内心,变成一个情感冷漠的人。


当这样的人成为父母,他们与孩子的互动,本质上是出于自己的需要,而不是出于对孩子作为独特个体的真正关心。比如一些溺爱孩子、过度满足孩子的家长,表面看他们是在满足孩子,但本质上他们是在满足内心那个匮乏的小孩。这就理解了他们,为什么她自己也知道溺爱不好,但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。


这种恐惧,会以以下方式表现出来


  • 尝试过分讨好孩子,用物质购买孩子的爱
  • 发现很难和孩子树立规则
  • 很容易心软,立场不坚定
  • 孩子的自然反抗,被自己解读为拒人千里之外
  • 孩子的反应,被认为是对自己的攻击
  • 很难把孩子的身份认同和自己分开——比如微信名会改为xx妈
  • 很容易对孩子动怒


只有对自己内心缺爱状态的真实而清晰的觉察,父母才能意识到为什么会有以前那种方式的育儿方式。改变这一切,需要耐心、勇气和决心,在生活中,在与孩子的互动中,不断觉察自己被爱,同时也是值得被爱的——养育孩子本身,对于很多人来说,就是一件自我疗愈的事情。所以,珍惜这个上天赐予的机会吧。

看了无数育儿书籍,却依然养不好孩子?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是否觉醒


2、对冲突的恐惧


很多人恐惧冲突,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,每当有冲突发生时,他们都会遭受到惩罚,让自己体会到羞耻,甚至面临被抛弃的威胁。


内心充满这种恐惧的家长,可能会有如下表现形式:

  • 无法坚持对孩子说不
  • 一见到孩子遇到困难,就想上去解救
  • 每次拒绝孩子,都会感到羞愧
  • 无法为孩子树立规则
  • 害怕孩子激烈的情绪
  • 不直接说No,会采用唠叨的说教方式教育孩子
  • 对孩子百般控制,目的是为了保护他们,和痛苦绝缘


这样的家长,太在意冲突,所以缺乏帮助孩子正确处理童年重要事情的能力。本质上,他们是把自己内心的恐惧投射到了孩子身上,他们会让孩子感受到,自己的父母如此“弱”,这可能造成她们的孩子过度担当,但同时内心虚弱——因为连ta的父母都如此“软弱”,又怎么保护ta呢?


3、对失控的恐惧


这类家长就是嘴边常说“我不管他,行吗?不管他就学坏了”的家长。她们认为,作为一个负责人的家长,必须控制孩子的一切,确保孩子的成长方向。


但其实她们很难意识到,最应该控制的不是孩子,而是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。


  • 不允许孩子犯错
  • 觉得如果给孩子独立权,就等于抛弃了孩子
  • 觉得没有自己的存在,孩子就不能茁壮成长
  • 给自己过度试压,满足孩子每一个需求
  • 为了帮助孩子管理好每一个决定和活动,累垮了自己
  • 孩子的事,就是自己的事
  • 把孩子视为自己的一部分,因为孩子成功,所以自己为人父母的角色也闪闪发光


这样的父母多数有完美型人格特质,很容易焦虑,自己焦虑,也为孩子焦虑,他们的孩子大多数缺乏生命力,有比较典型的隐性逆反,做事拖拉,磨蹭。


家长觉察自己对完美的期待,觉察自己对”不完美“的恐惧,至关重要。这是解决自己强势、控制、唠叨的关键所在——在你心中,住着一个”只有表现完美才能得到赞赏“的小孩,而且一直没有长大。

看了无数育儿书籍,却依然养不好孩子?最核心的关键在于是否觉醒


4、对投入的恐惧


如果一个人成长的环境不善于公开表达情感,父母对于孩子吝啬表达爱与认同,那么长大后,这样的人同样会对奉献自己的爱充满恐惧。


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,而想构建一种深度的关系,则需要一种无所畏惧的勇敢,比如在相爱时没有那么多的算计和计较,无所畏惧的奉献自己。亲子关系也是一样,敢于奉献自己的爱,不吝啬给予孩子爱、认同,让孩子感觉良好的父母,才能养育出人格健全的孩子。


但是一个内心匮乏,自己都从未得到父母慷慨的爱的人,即使成为了父母,也无法给予自己的孩子无条件的爱——不是不想,而是不能。


甚至有的人会嫉妒自己的孩子,嫉妒自己的孩子得到了太多人的关注和爱,这是自己小的时候所没有的,所以他们有的时候会无意识的破坏孩子愉快的感受。有的人能够觉察到自己对孩子的嫉妒,但是大多数人不愿意面对,因为这种嫉妒的情绪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,会让他们觉得羞耻,自责,无法接受。


在这样的人心中,他们深信爱是稀缺的资源,供应有限,因为怕浪费了珍贵的爱,所以会保护自己,从一开始就不会付出太多。


所以,真正的爱,并不是一种本能,而是一种健康人格才具有的能力。父母对孩子的爱有本能之爱,但这种本能却很可能会因为自己人格的种种不健全,导致真正投向孩子的,不是高质量的爱,而是“有毒的爱”。


  • 很难不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
  • 很难集中注意力在孩子身上
  • 很难用孩子的心态陪伴他们
  • 很难把孩子对自己的要求当做自然发生的事,而是当成一种对自己的威胁
  • 很难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给予
  • 很难把自己的心思放下,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(仔细觉察,会有委屈感)


恐惧,是我们情绪的核心,也是促使防御机制发展的核心需要。识别自己内心的恐惧,意味着真正的觉醒,改善亲子关系,是随后水到渠成的结果。


也许有人会说:我不想改善亲子关系,我只想让孩子写作业、别玩游戏。


我的回答是:所有一切,都是”关系“的产物。孩子学习不好,是ta与学习的关系不好,为什么与学习的关系不好?是因为学习被赋予太多意义,ta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压力、困难,而没有喜悦和幸福。究其根本,是因为孩子没有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构建出基本的自尊、自信和抗挫折能力,所以当父母不断用“学习”隔离和孩子的情感时(不断因为学习和孩子争斗),孩子就会越来越讨厌学习。


之所以打游戏成瘾?是因为游戏中有赞赏、有回报,有不被控制和干扰的自由。


推荐阅读:第一前线网